最新消息

2025年來台移工若有傳染病,該怎麼辦?看懂台灣現行的防疫機制

申請移工 新北市台北市
來台移工若有傳染病,該怎麼辦?看懂台灣現行的防疫機制

近年台灣為補足長照與基層勞動力需求,持續引進來自東南亞各國的移工,包括印尼、越南、菲律賓與泰國等,未來也有可能開放印度籍移工。隨著不同國籍勞工來台,社會上不免關心一個問題:萬一移工帶有傳染病,台灣防疫安全怎麼辦?

事實上,台灣已有一套完整的健康檢查制度來防堵傳染病的擴散。無論移工來自哪一國,只要申請來台工作,都必須通過多次健康檢查,包括:

●出境前健康檢查(於母國進行)

●入境後3日內檢查

●雇主聘僱後6個月再檢查一次

●之後每年定期追蹤檢查一次

這些檢查項目涵蓋常見的傳染病,包括肺結核、腸內寄生蟲、漢生病(麻風病)等。透過這樣的層層把關,能大幅降低傳染風險。

來台移工常見健康問題有哪些?
以過去的統計資料來看,來台移工中最常被檢出異常的是:

腸內寄生蟲:如阿米巴原蟲、蛔蟲、鉤蟲等,主要因原生國家的環境衛生條件差所致。這類問題在來台後只需口服藥物治療即可痊癒,風險不高。

結核病:多為未結核型或無傳染性的肺結核,目前開放引進的國家如印尼與泰國本身也屬於結核病高負擔地區。若經檢查發現是多重抗藥性結核(MDR-TB),則不符合留台條件,會被遣返回國治療。

漢生病(麻風病):儘管在全球已大幅減少,但印度、印尼與菲律賓等部分地區仍有病例。若來台後確診,亦可使用藥物控制治療,不會造成大規模疫情。

衛生安全:制度比國籍更重要
防疫的關鍵,不在於移工的國籍,而在於台灣是否建立一套嚴格的檢測與治療機制。從歷史經驗來看,台灣自1990年代開始引進移工至今已逾三十年,並未出現因移工引發的大規模傳染病事件,證明目前的防疫制度是有效且值得信賴的。

再者,一旦移工離開原生環境、接受完整檢查與治療後,大多數潛在的感染風險都會降低。即使有檢出異常,也多能以藥物處理,不影響公共衛生。

結語
未來若擴大開放包括印度在內的新興國家移工來台,社會不必過度恐慌。因為防疫的根本,從來不是「限制誰進來」,而是「有效管理」。只要堅持既有的健康檢查機制並持續優化追蹤系統,台灣就能確保自身公共衛生安全,同時也保障移工的健康與人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