侯友宜提出一項政策方向——讓80歲以上長者免附診斷證明書即可。這樣的主張,其實不是什麼激進的改革,而是對台灣長照制度一個最基本、最起碼的合理修正。
根據內政部111年8月的統計,全台灣國人平均壽命是79.84歲。換句話說,只要能活到80歲,從數據上來看,就是「超過平均值」。這樣的人,不該是我們社會最需要被善待、被優先保障照顧權利的對象嗎?
難道我們真的要等到父母癱瘓、臥病在床、毫無生活能力,甚至接近植物人狀態,才能申請外籍看護?
這就是我們現行制度最大的問題所在——巴氏量表。這套源自超過一甲子前的日常功能評估工具,在台灣被拿來當作外籍看護工申請與否的「硬標準」。過去只有當長者的巴氏量表分數低於20,幾乎無法自理,才可能獲得核准。這種標準,早已與現代家庭的照顧需求嚴重脫節。
巴氏量表原本是為了醫療照護評估所設計的,它可以協助判斷病人的功能障礙程度,但它從來不是設計來判斷一個人「需不需要人照顧」的家庭工具。
我們要問的不是:「他夠不夠病重?」而是:「他需不需要有人在身邊協助?」
在現實中,大多數家庭請外籍看護工,並不是要做醫療行為,而是希望有人能幫忙長者完成生活起居,包括備餐、盥洗、陪伴等。真正需要的,其實是一位「照護者」,而非醫療人員。可笑的是,我們的制度卻仍然將這些需求,強行套進一套以「重病」為出發點的評估標準,這不是落伍,是不合時宜的官僚思維。
每一位子女,在面對父母老去的那一刻,都會希望他們能有尊嚴、有品質地安度餘生。而不是拖到身體機能崩壞,再來匆匆忙忙找照護資源。制度的存在,是為了保障人民的尊嚴,不是為了阻礙需求的實現。
再說一件令人感嘆的事:很多家庭在替長輩申請外籍看護時,都會被迫走上「與醫院交涉」的辛苦路。醫師、護理人員常會根據制度回應:「他這樣還不算需要照顧」,因為他們要看的是數字、量表,而不是情感與日常生活的需要。
可是我們都知道,「需不需要人照顧」從來不只是冰冷的醫療指標說了算。是子女最清楚爸媽的情況,也最了解自己是否有能力、時間與精神去負擔長期照護。制度卻不信任家庭,非得逼著每一個人去「證明」父母已經失能,才能獲得協助,這合理嗎?
如今,在台灣出生率持續低迷、死亡率逐年升高的背景下,我們不是更該反思:我們的長照制度是否該與時俱進?是否該從「救急救重」轉為「預防照護」的思維?若我們能在長輩尚能自理時,就安排好日常照護者,他們的生活品質將大幅提升,整體社會照顧成本也將下降。
我們甚至不該再用「看護工」這個詞了。因為實際上,他們做的並不是醫療照護,而是「生活照顧」,稱為「照護員」或許才更符合實際。
站在這個角度,我們真的應該問:為什麼一個人活到80歲了,還要去證明自己「夠虛弱」?
這樣的制度不是只是落後,而是對於高齡者極度不尊重的體現。
要等到哪一天候選人來提出政見才要改?要等幾個部會首長出來打太極?改革明明就該立刻做、馬上做。
我們不是沒有能力,而是我們的制度沒有意願改變。這才是真正該被批評的地方。
【唐明人力仲介】
www.tangming.org.tw
申請外勞、外籍看護工、幫傭、 工廠外勞、 監護工 、移工等可以找
最優質的外勞仲介、勞動部評鑑A級移工仲介
【唐明國際開發有限公司】
地址:新北市中和區保健路106巷22弄11號5樓
評鑑A級的唐明外勞仲介
申請移工洽詢專線:(02)29425336
LineID:a0932239924
Line連結: line.me/ti/p/uTFJWwMstW
0939-118-160小唐小姐
Line ID: tanghsinjo
全程合法收費,合法外勞,30幾年老仲介,許可證號0597